2014年3月11日,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整整3年后,我们踏上福冈县北九州岛市,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占***大制造商安川电机(Yaskawa)的总部。
安川生产汽车业、半导体、液晶业等产业用机器人,与日本发那科(Fanuc)、德国KUKA、瑞士ABB并称机器人四大家族,1977年推出至今已售出超过28万台。但是,当我们踏进这个全球工业机器人重要的诞生基地时,却鲜少看到人员走动,就连厂房也格外安静。
原来,身为全球工业自动化重要推手的安川电机,在自己的总部内,正一步步实现无人工厂的可能。
3个人+18台机器人,撑起工厂
走进专门生产小型机器人的***工厂,我们看见“机器人制造机器人”的现场:6百多平米的空间,摆放着一整排18台与人同高的蓝色机器人,约占据工厂1/3的面积,在透明隔板围起来的空间里,反复进行着熔接、组装等工作,生产汽车业客户所需的车弧熔接、搬运、涂装等小型机器人。
隔板外的世界,错落分布着工作台与计算机监测系统,走动的工作人员,只有3人,他们做的,主要是机器人运作前的准备工作。
单看眼前画面,实在感受不到生产线分秒必争的战斗感,但是带我们参观的安川电机机器人事业企划部课长丰冈一义却说:“现在是我们***忙、产能全开的时候!”
同样的两百坪厂房,安川电机只用3个人和18台机器人,不到一般工厂1/40的人力,就撑起一个工厂的产量。
“而且,效率加倍!”丰冈一义说。
直到2013年,***工厂的工作人员都还有18人,机器人仅5台;当员工变3人后,机器人台数增加,不良率又减少了一半。
我们***好奇的是,减下来的15人去哪了?
“机器人能做的,就让机器人去做;人类,就该做非人类不可的事。”安川电机会长兼社长津田纯嗣曾说。搬运重物的“体力活”,或零件组装、调配大量试剂等重复性且不容出错的“耐力活”,皆转移到机器人手上;人类则是专做需要创意与经验的“动脑活”。
据了解,这15个人已转调事业企划部,当安川电机开辟新厂、生产前述产业用的新型机器人时,他们就扮演功能测试、产线效能管理的角色。换句话说,在这里,机器人带来的不是取代,而是职务再分工。
“工厂的社员休息室因为没人使用,变得冷清,当然是很大的变化,”丰冈一义说,“但没有人会抗拒去做更有贡献的事。”
安川近两年来加速自动化的脚步,是日本企业的缩影。趋势的开端,来自三年前的核灾。早稻田大学理工学术院讲师桥本建二分析,在大地震前,许多日本人对机器人都抱持存疑的态度,除了产业用机器人可能剥夺人类工作外,就连人型、服务型机器人,都被认为是“没有必要存在”。
释出脑力职缺,换女性和老人上岗
但一场核灾事件,让日本人看到极限。“人,真的有必要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吗?”也开始影响机器人接受度。
另一个更现实的考虑,在日本,自动化已经不是“要不要”的选择,而是“不得不”的结果。
目前,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4.4%,超过台湾一倍;劳动人口不足,3K(危险、肮脏、辛苦)工作又没有人愿意做,“这里长年来都缺工,不用机器人不行!”丰冈一义说。
有趣的画面,正在安川的工厂出现,粗重的工作由机器人负责后,原本清一色男性的工厂,开始释出更多无体力限制的职缺,只需要动脑跟企划,穿着粉红色制服的女性,跟60岁以上的老人工作者,开始成为新的工厂成员。“粉红技术员”加上机器人的搭档,将成潮流。